工人日报:对临期食品不妨多些精细化管理

原标题:对临期食品不妨多些精细化管理

  据9月4日《新民晚报》报道,近日,盒马鲜生销毁临期食品的话题在社交网络引起热议。有网友发微博感叹这么做是巨大浪费,让人“肉痛”。但也有网友认为,食品安全才是第一位的,即使临期或者过期食品并非绝对不能食用,但企业销毁这些食品没有做错。

  对于临期食品,是否有更合适的处理方式?比如免费送人或捐给福利机构?其实从经济学角度出发,这些被销毁的食品本就不该流入市场。

  商品的损耗是所有企业都不想看到的,企业销毁的食品也是打折后还未售出的部分,想必企业早已考虑到了盈利和成本的问题。如果打折后还未售出,无论从风险管控、企业形象维护,还是建立与消费者信任的角度出发,销毁都无可厚非。早在一个月前,盒马就曾因售卖过期青团而被处以行政罚款5万元,可见与其在监管中很被动,不如主动出手处理临时食品。

  至于将过期食品免费派赠、捐给福利机构的做法,其中势必会涉及仓储、物流、人力、监管等成本问题。况且如果临期食品吃出了问题,捐赠企业无疑要担责,让做好事徒增了风险,这些都是企业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。

  当然,销毁合理并不代表着合情,在避免浪费的问题上,我们究竟可以做些什么?

  比如,一些食品生鲜类的电商平台,可以利用大数据的积累,让人工智能、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到所有线下店铺的经营分析中,在供、需两方面作出深度融合,基于历史数据和用户偏好,对销售情况作出深度预测,使进货量和销售量最大程度保持平衡,从源头上避免可能的浪费发生。

  临期食品的处理也并非只能销毁。当前处理食品废料和过期食品的技术已经很成熟,而且国内已有回收处理临期食品的专门企业,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,把这些食品转化成绿色无害的化肥或者饲料,成为食品工业循环经济中的一环。

  食品安全无小事。几年前,某快餐品牌就曾因为未做到承诺的临期食品要销毁而被“315”晚会曝光。如今有企业按照自身承诺做到了主动对消费者负责,值得肯定。更长远看,完善临期食品精细化管理体系,提高相关企业精细化管理能力,充分发掘临期食品潜力,才能更好地回应公众的质疑和困惑。